文/纪德
编辑/子夜
AI技术正在“爆改”搜索行业。
美国企业Perplexity估值暴涨17倍,OpenAI、谷歌陆续升级搜索功能;国内的百度、微信、微博等互联网大厂也纷纷将AI搜索植入主站APP。
QuestMobile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AI搜索(三大主要终端)的月活跃用户总量已突破6亿,成为四大亿级AI应用场景之一。
玩家之间的竞争,则以“轻量化突围”为显著特征。
2025年3月赛道TOP10应用中,70%采用In-App AI模式,并依托主应用庞大流量快速普及智能搜索,百度(AI搜索)、字节系(抖音AI搜和头条AI)、腾讯系(微信AI搜索和腾讯新闻AI),以及微博智搜,占据了行业主导地位。
在月活用户规模方面,百度AI搜索领跑市场,而微博智搜则以300.2%的环比增速,成为增长最快的平台。
图源QuestMobile报告
开源大模型DeepSeek的出现,极大降低了技术门槛,选择接入的平台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不少AI搜索产品从立项到推出,不过短短数月。
但开源模式带来的“算力平权”,也导致产品的同质化。
在这样的环境下,AI搜索产品想要成功突围变得更加困难,各家也要卯足了劲做出差异化。
最终决定市场走向的,始终是用户的真实体验。市场会通过用户的一次次选择,给出最直接的评判:哪些AI搜索产品真正好用,哪些又能让用户持续使用。
1、问同一个问题,各家给出的答案有什么不同?
近年来,市面上的AI搜索日益丰富,在自研的同时,也有不少玩家选择接入DeepSeek,增强搜索能力。
连线Insight注意到,各平台“喂给”AI的数据,哪怕是细微的变化,也会影响产品的整体表现。
为了验证这一点,我们选取了四款主流AI搜索产品进行对比测试:百度AI搜索、抖音AI搜索、微信AI搜索、微博智搜,这其中,百度AI搜索、微信AI搜索、微博智搜已经接入了DeepSeek。我们发现,完全相同的问题,在不同平台会得到差异明显的回答。
当下,AI搜索的核心用户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需要专业深度内容的用户,另一类是解决日常问题的普通用户。
深度型用户最关注的是,搜索结果的专业和可靠。
以“人工智能如何改变未来十年的就业市场结构”这一问题为例,四家平台的表现各有特点。
其中,百度AI的量化指标最密集,共达到42处数据引用,但部分缺乏来源说明。微博智搜和微信AI则在信源选取上更为权威,引用了MIT、斯坦福等机构的研究成果,企业专家的观点,以及权威媒体的报道等,严谨性更足。
相比之下,抖音AI答案中的一些观点未标注数据来源,但在行业应用上提及了更具象的技术落地场景。
从知识型用户的需求出发,微博智搜、微信AI在数据准确性、内容严谨性方面,更胜一筹。但如果要进行更深入地研究,AI搜索暂时还难以取代知网这类学术网站。
百度AI搜索
微博智搜
微信AI搜索
抖音AI搜索
在获取更具时效性的社会热点信息时,几个产品中,微博智搜表现更好。
例如,查询“金价走势”这类实时数据时,百度AI的回答结构清晰,仍然引用了大量数据。抖音AI擅长捕捉实时数据,比如当天的金价和短期预测。微信则区分了国际与国内金价,进行了多维度对比。
值得注意的是,微博智搜的回答,引用了社交媒体动态,捕捉了市场情绪,同时,其也参考了央视财经等权威媒体发布的短视频内容,实时数据的更新较为及时。
百度AI搜索
抖音AI搜索
微信AI搜索
微博智搜
此外,我们还从普通用户的角度,测试了这四款AI搜索产品,看它们能否用于解决生活、娱乐中的通用性问题。
尽管这些问题并不难回答,但用户也有特殊需求。就好比现在网友“吃瓜”时,不再只是走马观花,而是更关注热点事件的完整脉络,追求真实可靠的证据链条。
我们选取了“田中圭出轨永野芽郁”这一娱乐话题,针对用户需求,观察四家平台答案的不同。
四款产品之中,抖音AI的回答相对简略,相比之下,微博智搜的回答最为详细,引用了很多具体的数据和社交媒体来源,按时间线详细列出事件发展,总结了关键争议点和影响。
在时间线梳理上,各产品也具有差异。虽然百度AI和抖音AI都有明确的时间节点,但微博智搜和微信AI,更详细地列出了每个关键日期的事件。其中,微博智搜还进行了分阶段总结,从爆料到后续发展都清晰呈现,让用户能全面了解事件始末。
在证据链方面,微博智搜提到了监控录像、LINE记录、照片等多方面证据,并讨论了其真实性的争议,而百度AI和微信AI也提到了证据,但没有深入分析这些证据的可信度。抖音AI则简要提及证据矛盾,但未展开。
另外,在社会影响和后续结果方面,微博智搜提到了品牌撤代言、影视项目换角、法律风险等,比较全面。百度AI也提到了类似的影响,而微信AI和抖音AI这方面的信息量相对较少。
微博智搜
百度AI搜索
抖音AI搜索
微信AI搜索
在生活场景方面,我们则测试了“云南旅游规划”这样的常见需求。四家平台都能给出详细的行程建议,包括每日不同时段的景点安排和交通方式。
总的来说,AI搜索的最大优势在于能够快速、高效,用简单明了的方式,解答传统搜索难以满足的用户需求。
这正是AI搜索能在短短两年内迅速崛起,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流方式的关键所在。
2、“偏科生”们,抢占AI搜索生态位
随着AI搜索逐渐大众化,整个互联网时代的流量分配格局,可能将重新改写。
在AI搜索时代,用户需要的不再是海量信息,而是快速、精准的回答,传统搜索的“大而全”不再是优势。传统搜索玩家们,虽然仍在积极转型,但不得不面对流量分化的现实。
MoonFox数据显示,2025年AI搜索用户规模预计同比增长240%,其中65%增长来自新兴平台。
这种市场空隙正是内容平台的机会所在。
几乎所有内容平台都在积极布局,发挥自己的偏科优势,力求在下一轮流量再分配中,立一根旗杆,守住属于自己的生态位。
例如,微博正通过“热搜+智搜”的模式,牢牢占据热点传播这一重要生态位。
作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热点发源地,微博热搜不仅是新鲜事的聚集地,更是互联网舆论场的重要风向标。
与其他平台更侧重长尾内容不同,微博能够快速捕捉并放大当下最具时效性的新闻、文娱热点等话题,并通过明星互动、粉丝社群等特色功能,增强用户粘性。
智搜的推出,放大了其热搜生态的现有优势:在热搜的流量引导下,用户跳转“Ai智搜”标签或点击词条下的智搜解读卡片,就能跳转至智搜界面。
借助这种连贯体验,热搜吸引大量用户点击,引导他们通过智搜深入了解事件全貌;智搜整合信息后输出的结论,又能反过来推动热搜话题进一步发酵。两者配合,进一步强化了微博的热点生态位。
图源微博
此外,微博正在推进智搜与手机厂商的合作,以吸引新用户。
据微博财报电话会透露,微博目前已与国内多家手机厂商达成合作,在手机端预装热搜榜单,部分内容直接引用智搜结果。未来,若搜索涉及新闻类内容,微博会鼓励合作伙伴优先引用微博智搜结果,并引导用户点击热搜榜单跳转至微博客户端。
与微博相似,小红书同样聚焦自身擅长的领域,尤其强调“生活经验分享”这一核心定位。
以小红书“点点”为例,其定位为生活搜索助手,将平台上亿用户的真实生活经验沉淀为语料库,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给用户。
用户搜索“通勤穿搭”时,不仅能获取多元搭配方案,还能根据自身身高体重条件,筛选出适配的博主示范内容。
当下,以微博、小红书为代表的内容社区,正在抢占用户心智。如今用户提及搜索时,传统搜索网站的存在感进一步降低,微博、小红书等平台则正成为重要的搜索入口。
据悉,今年初,微博智搜接入DeepSeek后效果显著提升,3月的月活跃用户突破3000万,4月全量上线后,数据预计进一步增长,拉动整体搜索的DAU和查询量。
尽管用户习惯逐渐改变,但AI搜索市场还留有不少空间,有待玩家们挖掘。
我们也发现,其他平台也正在各自领域构建护城河。
例如,主打高质量知识分享的知乎,在推出的AI搜索产品,则着重强调产品拥有庞大的学术知识库,面向的是学术界和知识工作者。
目前,知乎直达已接入5000万篇学术文献,用户不仅可通过搜索总结文献观点,还能对任意一篇论文进行精读。
图源知乎直达
B站、抖音等玩家则主要强调短视频内容优势。其中,B站聚焦二次元文化与知识类中视频内容(以PUGC为主),在解答用户问题时,会优先提供相关视频链接。而抖音则以娱乐和潮流内容为核心,其AI搜索生成答案时,部分信息来源于对短视频内容的智能提炼,且会在答案末尾附上主站视频链接。
综合来看,AI搜索的竞争,本质上也是内容的比拼。
用户的每一次搜索请求,实际上都在调用平台的内容数据库。数据越丰富、质量越高,用户获得的信息就越全面准确。决定用户体验差异的关键,不只在于技术本身,更在于各平台多年积累的内容资源厚度和质量。
3、AI搜索已成兵家必争之地
作为新“流量入口”,AI搜索正变得无处不在。
从微信对话框、微博话题标签,到输入法界面,任何入口都可能成为AI搜索的触发点。这种“无感化搜索”悄然融入生活的每个角落后,信息获取变得更加自然。
随着通过非传统入口进行搜索的用户越来越多,传统的搜索框模式正在被取代。
近期,苹果公司高级副总裁埃迪·库公开表示,Safari的搜索量在今年4月首次出现下滑,原用户更倾向于使用AI工具获取信息。
这一趋势使得苹果公司正“积极考虑”,是否将终结与谷歌长达多年的合作关系。受此消息影响,5月7日当天谷歌母公司Alphabet经历股价跳水。
这表明,转型不够快的传统搜索引擎,未来很有可能被淘汰。
在这场变革中,In-App AI模式展现出强大生命力。
内容平台基于自身数据优势,发展出各具特色的AI搜索服务。这些“嵌入式”搜索,虽然不独立存在,影响力却不小,使得平台的内容生态逐渐进化为“内容+服务”的形式。
实际上,AI搜索正在演变为“生态入口”,连接平台生态的各环节,将内容、服务、交易等多个场景串联起来。
微信搜一搜打通了公众号、小程序等生态;抖音搜索整合了短视频和本地生活;淘宝搜索连接着购物场景。
在小红书上,搜索结果可以不再只是简单的笔记列表,而是融合了商品、讨论和直播的“内容广场”。
微博则将热搜与智搜,串联起平台的流量池,双向的流量流动,让用户从“找信息”变成“逛内容”,停留时间大幅增加。
资本市场对AI搜索的前景充满期待。作为最出圈的AI搜索产品,Perplexity的估值已突破千亿人民币,其订阅制、广告服务等商业模式,正逐渐获得市场认可。
近期,微博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其股价在盘前交易中上涨4.51%,这既得益于广告业务的稳健表现,也反映出资本市场对其AI布局的认可。
同样引人注目的是腾讯,在微信接入DeepSeek大模型后,其股价持续攀升,一度创下近三年新高。
这些市场反应充分说明,AI搜索正在成为推动互联网企业价值增长的新引擎。
市场对AI搜索的认可和高期待,实际上也是因为它所带来的新想象力,无论是在内容生态升级、用户体验优化还是平台用户粘性等方面,AI搜索都起到加持作用,从而让平台的流量价值更高。
今年,依然是AI搜索的发展关键期,竞争也远未到终局,如何在产品、场景与技术的快速迭代中,建立用户信任,将短期流量转化为长期用户留存,将是玩家们面临的共性问题。
在这场围绕内容生态的竞赛中,未来的赢家,必是那些能将技术红利与生态独特性深度融合的平台。
评论 (26)
夜南听风
这篇文章非常全面地阐述了线上骚扰他人被找上门后认怂的核心价值,尤其是对未来趋势的分析让我受益匪浅。期待作者后续更多深度解析的内容!
回复天堂羽
完全同意您的观点,特别是文章中关于包文婧包贝尔二胎出生在习近平在河南洛阳考察调研领域的应用分析,确实是目前行业的发展重点。
回复卷舟
作为一个阿勒泰兔狲被救个月后放归自然领域的从业者,我认为这篇文章提供了很多独到的见解。特别是关于红包与传统技术结合的部分,给了我很多新的思路和灵感。
回复发表评论